成都大運會主媒體中心今起試運行
7月13日,成都大運會主媒體中心正式開始試運行。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將在這里向世界講述精彩的“大運故事”。那么,主大運會媒體中心有哪些特色亮點?全球記者在這里怎樣工作?一睹為快吧。
“這里設(shè)置了影像中心,主要是給攝影記者提供服務(wù)。”
走進媒體工作間,工作人員李靳站在“影像中心”服務(wù)區(qū)前告訴記者,主委會現(xiàn)場提供7組攝像鏡頭,免費提供給攝影記者使用,并提供相應(yīng)的清潔,維修服務(wù)。
另外,記者現(xiàn)場還注意到,媒體工作間有兩塊大屏和多臺電視機,它們將在賽事期間進行比賽直播。工作間還設(shè)有196個文字記者工位和144個攝影記者工位。
媒體工作間的硬件設(shè)施對標北京冬奧會,為媒體記者提供辦公、競賽信息查詢、儲物柜租用、資料打印等服務(wù)。
主媒體中心為每位媒體記者配備了媒體包,裝有《媒體指南》、雨傘、帽子、筆記本等物品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成都大運會提供的攝影背心。別小看這件“馬甲”,簡單的設(shè)計里藏著主委會的“貼心和巧思”。
為了給記者提供輕松愉快的工作環(huán)境,主媒體中心為記者準備了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活動,包括蜀錦蜀繡、川劇變臉、四川竹琴、瓷胎竹編等。同時設(shè)置醫(yī)療站、閱讀角、大運會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、郵局、自助銀行區(qū)等配套服務(wù)區(qū)。
媒體餐廳為來自全世界的媒體記者提供中餐、西餐等各類餐飲選擇,別具巴蜀特色的美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感受不一樣的大運風味,以“成都味”,滿足“世界胃”。
主媒體中心從7月13號開啟試運行,7月25日進入24小時運行,將在大運會期間持續(xù)運行30天,是運行時間最長的非競賽場館。
編輯;孟雨菡(實習)
責任編輯:李玲